【形态产地】
豆蔻为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果实。根茎块状有节。葡萄叶样二列近乎无柄,生于根茎,矩狭长20多厘米,椭圆形,宽约7厘米,先端渐尖。初夏开花,花有浅黄或白色,有红色条纹。花柱密生,花序轴披柔毛,花冠筒状,唇瓣匙形。果实扁球形。生于山地、溪旁及灌木丛中,主产两广、云南、贵州、台湾。其品种有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4种。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时变色。7月采收。一般分布于热带,如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及南美。
【养生保健作用】
豆蔻味辛,性温,归肺经、脾经、胃经。我们在养生保健中得知,4种豆蔻均有温中、行气、燥湿、醒脾、暖胃、止呕、消食的作用,均用于治疗气滞、食滞、胸闷、痞满、腹胀、心腹冷痛、噫气、吐逆、噎嗝反胃、虚泻、冷痢等。
【养生配方推荐】
(1)肉豆蔻又名肉果,花实无核,主产马来西亚、印尼。日本赠给它一个迹象名字——脾家瑞气。善理脾开胃,偏重温脾止漏,治疗五更泄。
(2)草豆蔻是种子团,最早入药,一般功效近于其他3种,又名“漏蔻”。李时珍云《南方异物志》作漏蔻,南人字无正音也,草白近似。但草偏破气开郁,温中燥湿。
(3)红豆蔻,《本草逢原》载:“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①呕欲吐口臭,鲜花嚼碎含咽;②豆蔻花3克,生姜6克,粳米为粥,治疗胃脘胀满或腹冷痛;③红豆蔻为末,取少许蓄鼻中,治疗风寒牙痛;④其果实含有挥发油,促胃液分泌,芳香健胃止呕,兴奋肠壁蠕动,还可作调料,常用红豆蔻30克为细末,每次l克,用糖水进服,每日3次,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和胃神经官能症所致的胃脘痛。
(4)白豆蔻偏于行气宽膈,芳香燥湿,治疗噎嗝,除疟疾寒热,解酒毒。《本草纲目》便方有:①豆蔻花或白豆蔻嚼碎含咽,用于治疗呕恶欲吐;②豆蔻花或白豆蔻3克,竹茹10克,苏叶6克,生姜3克,水煎糖调服,用于治疗妊娠呕吐。
【保健注意】
(1)煎服用量6~9克,宜后下,入散为好。
(2)热证腹痛、胃热呕吐及气虚者不宜服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