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的动功是与静功相对而言的。其通过练功各肢体的不断运动变化,意气相随,起到体内气血畅通,舒筋活络的作用。这些功法,一般具有松静自然,柔和均匀,意气相随,动静相兼等特点。从古到今,创造了许多动功功法。这些功法的动作大致包括肢体部分的伸屈、转动、仰俯等活动,并按一定的规律,有节奏的运动,能促使全身气血流通,各部分关节灵活和筋骨强健,全面增强体质。在呼吸锻炼上,有的动功功法强调呼吸和动作协调地配合一致,一般当动作是开、伸、起、收时,配以吸气;合、屈、落、出时配以呼气。动功锻炼,既要求在思想安静状态下进行,又要求动作和意念相结合,精神贯注,思想集中到每个动作上去。对强调配合呼吸锻炼的动功,更要掌握每一次呼吸,使其恰到好处,有助于动作和意念的结合。动功锻炼可达到“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作用。
按照动功锻炼外练和内练的侧重,动功又可分为以下两类:①以内练为主的动功。这类功法,肢体运动顺其自然,注重意念的调节和呼吸的锻炼,以此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调整脏腑的功能。锻炼时显得轻松、柔和、缓慢;精神集中,专心致志;心平气和,呼吸自然,气沉丹田;以意为主,力由意生,劲出自然,不使拙力,但要有内在的遒劲。如太极意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功法就具有这些特点。
②以外练为主的动功。这类功法,比较注重肢体的运动,活动幅度较大,有时还伴有发力动作,以利肌肉、关节、筋骨的牵拉,能发展肌肉力量,利滑关节,增强韧带的弹性。动作刚柔相济,相互转化,刚中有柔,柔中见刚,不拘不僵,通过影响到不同部位肌肉的紧张和负重力大小,调节血液循环。从而使循环血量再分配,促进机体内部气机运行,改善脏腑和经络的机能活动。易筋经、少林强桩功属于这类功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