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中药方剂 > 正文

十枣汤

浏览:254次来源:中医中药百科网

【方剂名】十枣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现代用法:上3味各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服0.5~1g,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下之后,服糜粥以调养胃气。

【功效】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本方证因水饮壅盛于里,停于胸胁,或内停脘腹,或外溢肌肤所致。饮停胸胁,气机阻滞,故胸胁引痛;水饮上迫犯肺,肺气不利,咳唾短气,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停心下,气结于中,胃失和降,则心下痞硬,干呕;饮邪停聚,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若饮停脘腹,三焦水道受阻,故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若水饮泛溢肌肤,则见全身水肿;饮邪壅盛,水性趋下,必肿势严重而以身半以下为重;苔滑脉沉弦,均为内有水饮之象。此证非一般化饮利水之剂所能胜任,当投峻剂攻逐,使水邪速下。方中甘遂、大戟、芫花三药逐水力猛,且有毒,但各有所长,甘遂善逐经隧之水湿;大戟善泻脏腑之水邪;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合而用之,将胸腹积水攻逐体外,疗效迅速。用大枣10枚煎汤送服,一则取其甘缓之性,既缓其烈性,又制其毒性;二则益气护胃,使下不伤正;三则培土制水,邪正兼顾。寓有深意,故以“十枣”名之。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攻逐水饮之峻剂,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水饮内停里实证者。

3.使用注意本方为逐水峻剂,用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中病即止,勿使过剂。年老体虚慎用,孕妇忌服。忌与甘草配伍。

【方歌】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芜花,胁下悬饮大腹肿,三药为末枣汤下。

  1. 上一篇:苇茎汤
  2. 下一篇:十灰散

焦点资讯

什么是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中医问答

什么是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站内直通车

古今名医 中医养生 中医药材 中医美容 中医疾病 中医饮食 中医穴位 中药常识 中药大全 中药方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