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为少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落首、海带龙、马尾藻、乌菜。
来源:为褐藻类马尾藻科,多年生海产植物羊栖菜(小叶海藻)或海蒿子(大叶海藻)的干燥全草。
产地:羊栖菜:主产于福建、浙江、广东。海蒿子:主产于山东、辽宁等地。
性状鉴别:1、羊栖菜。全体卷曲皱缩成团状。棕黑色或黑褐色,表面带一层白盐霜。质脆易折断。用水浸软后松散膨胀,肉质,粘滑柔韧,基部固着器纤维状似根。主干圆柱形丛生,直径2~4毫米,长10~40厘米。叶呈线形或棍棒状,长3.5~7厘米,先端盾形,有时膨大,中空成空泡,全缘。生殖托圆柱形或长椭圆形,有柄,丛生于叶腋,气腥、味咸。
2、海蒿子。形态与羊栖菜相似。用水浸软后,主干圆柱形,表面密生短刺突起。有多数分枝,叶形大小差异很大,披针形、倒卵形或线形。长者达25厘米,短者仅2厘米,宽者达2.5厘米,狭者只1毫米。宽叶表面有黑棕色略突起的斑点。边缘多有锯齿。气囊球形或椭圆形,有时顶端具小尖,有短柄,生于最终的分枝上,气味同上。
以上两种均以黑褐色,条长、无杂质者为佳。
主要成分:羊栖菜含碘、褐藻酸、甘露醇等;马尾藻含碘,粘液质,多糖类。
功效与作用:清燥热之痰火、软坚、利尿,作用原理与昆布大致相同。此外还有抗凝血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害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咸、寒。
归经:入肝、肾、胃经。
功能:软坚、消痰、清热利水。
主治:瘿瘤瘰疠,疝气,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临床应用:1、治瘿瘤,作用和适应症与昆布相同,方如海藻玉壶汤加减。
2、治慢性颈淋巴结炎,除配入昆布消疠汤外,还可以配大生地或配风栗壳(栗子壳)、屈头鸡(广东中药)等,方如海藻栗壳汤。
3、作保健药用,可与紫菜、海带等轮流煎汤常服,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症属肝阳上亢者,有一定帮助。其作用是否与降压和抗凝血(减少血栓形成的危险)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使用注意:昆布、海藻多服一般无大害处,但脾胃虚寒、肾阳衰弱者慎用,高血压病属寒属虚者不宜用。
用量:单用15~30g,一般用9~15g。
处方举例:海藻玉壶汤加减:海藻9g、浙贝9g、连翘6g、昆布9g、法半夏6g、青皮3g、浮海石9g、当归6g、川芎3g、海带9g,水煎服。
海藻栗壳汤:海藻12g、昆布9g、屈头鸡9g、栗子壳6g,水煎服,如能加瘦猪肉共煎汤更好。
注: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同科植物海黍子、鼠尾藻和闵粤马尾藻,有些地区也作海藻使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