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根细味辛故名。
别名:辽细辛。
来源: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辽细辛和华细辛带根的干燥全草。以辽细辛为主。野生栽培。
植物形态:辽细辛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多数细根呈丛状,具有特异的辛香气味。基生叶2~3枚,叶柄长,通常无毛或稀有短毛,叶片心脏形,全缘,表面深绿色。花单一、紫红色,筒壶状,花被裂片三枚花开时向外反折。果实为假浆果。
华细辛:华细辛与前种极相似,但根茎较长,节间密,叶背秘生或散生较长的毛。
产地:辽细辛产吉林抚松、临江、辽宁、盖平、海城、丹东、黑龙江等地。华细辛产湖北、陕西、四川、量较小。
性状鉴别:辽细辛:根茎长约1~4厘米,节间长2~3毫米。花叶抽皱,叶灰绿色。根细长约10~15厘米,直径约1毫米,灰棕色,密生根茎上、稍拘挛,卷缩成团。气芳香味辛辣而麻舌。以根色灰黄,叶色绿,味辛辣麻舌者为佳。
华细辛:似辽细辛,但根茎较辽细辛长,约3~8厘米,节间仅1毫米,气味均较辽细辛弱,而麻木的烧灼感较强。
主要成分: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甲基顶香酚、左旋细辛素(C20H18O6)等。此外又含一种酚(C10H10O4)、优香芹酮(C10H14O)、中性结晶物(C10H9O3)。(注:化学数字在右下角)
功效与作用:散寒、祛痰、止痛,其原理为:
1、解热。动物实验证实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2、抗菌。其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和伤寒杆菌等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3、镇痛。具有局部麻醉作用。
炮制:切咀生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肾经。
功能:散风祛寒,通窍止痛,下气祛痰。
主治:风寒感冒、鼻塞头痛、风寒湿痹、气逆痰多喘咳,牙痛。
临床应用:1、用于治疗痰饮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清晰痰液的咳嗽)。有镇咳作用,常与干姜、五味子同用,前人的经验说:“干姜细辛五味子为治疗痰饮咳嗽之良药”。但肺结核之咳嗽和其他干咳症,则不宜用。
2、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尤其鼻塞多涕,咽部有涎(分泌物多)者用之更为合适。或防风、荆芥,或配桂枝、生姜等药,都可以强发汗解表效果。方如细辛汤。
3、用于治疗由风湿或流感引起的头痛、关节痛。
此外,传统经验常以作为热药的细辛,与寒药配伍治疗某些热症,这样一凉一热,互相配合,效果颇佳。例如配石膏治疗胃热引起的牙痛(牙周炎),配黄连治疗口舌生疮(口腔炎)。
在外用方面,据报道,用细辛敷脐部可治阿弗他性口炎,其法为以细辛9~15g,研细末,和水成糊剂,加少量甘油或蜂蜜调匀置纱布脐部,至少贴三天,疼痛将会迅速减轻,溃疡面结疤愈合。
使用注意:本品忌藜芦同服。
用量:1~3g细辛的性味辛烈,一般多用1.5~3g;平日气血两虚的人,有时只用1g即能收效,多则1.5g便可,不宜多用。
处方举例:细辛汤(《本事方):细辛1.5g,桂枝4.5g,制半夏6g,涪陵9g,桔梗3g,生姜6g,甘草3g,水煎服。
注:1、现辽宁凤城等地辽细辛栽培成功,根叶均较野生者粗大,但香味稍差。2、各地尚有多种土细辛,如江湖的杜衡(马辛),陕西、湖北、四川等地的单叶细辛、双叶细辛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