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养生常识 > 正文

淡竹叶养生方法

浏览:254次来源:中医中药百科网

中草药书籍中有三种淡竹叶,全国各地均产,功效相似,但仍需分别论述,以利养生保健选择。

其一,是禾本科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百姓叫毛竹、水竹、甘竹、淡竹的叶片。入药较早,《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始称竹叶。到了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始称淡竹叶。这种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内熄肝胆之风,外清暑温之热,可治疗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小便赤短、口舌生疮。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竹叶石膏汤、《金匮要略》中的竹叶汤、《圣惠方》中的淡竹叶汤、《医方简义》中的导赤散,所用的均是此品。其中嫩叶叫竹叶卷心,清心热,用于治疗神昏突出。

其二,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的全草,高40~100厘米。本品入药较晚。《本草纲目》记载:“味甘性寒,无毒,去烦热,利小便,清心。”《握灵本草》记载:“去胃热。”用于治疗热病口渴、心烦不安、口糜舌疮、牙龈肿痛、小便赤涩、淋痛颇效。其根叫碎骨子,一蔟数十须,须上结子,故又叫竹叶麦冬、野麦冬,主治如淡竹叶同,但有堕胎催生作用。

其三,为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鸭跖草的全草。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其异名多达50余种,《本草纲目》称为淡竹叶,《救荒本草》称为翠蝴蝶。在清心除烦作用较淡竹叶全草为强,而利尿作用较弱。

【养生保健作用】

淡竹叶味甘,性寒,归肺经、心脾经,行水清热,凉血解毒,疗水肿、治脚气、利小便,治疗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鼻衄、尿血、咽喉肿痛等。

【养生配方推荐】

(1)鲜竹叶芯30~60克,夏枯草15克,槐花10克。水煎服,治疗高血压头痛、心烦、面烘赤热、口燥失眠。

(2)竹叶6克,生地黄18克,炒车前子9克,生甘草2.5克,木通3克。水煎服。用于治疗口腔糜烂、口舌生疮、小便热涩灼痛。

【保健注意】

常用量6~15克,水煎服。


  1. 上一篇:大黄养生保健
  2. 下一篇:远志养生保健推荐

焦点资讯

什么是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中医问答

什么是中医养生

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

站内直通车

古今名医 中医养生 中医药材 中医美容 中医疾病 中医饮食 中医穴位 中药常识 中药大全 中药方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