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中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可以说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阻力往往估计不足,以致在心理、生理、学习等问题上困惑。或者,面对社会中各种影响,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严重的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步入青春后期的高中生,由于处于身心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是走向成年的过渡阶段,情绪情感激荡是他们的典型特点之一。高中生情绪很不稳定,在咨询过程中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学生:一件小事,比如某人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可以使他们情绪飞扬、激情荡漾、彻夜兴奋无眠,然而一句不怎么动听的话有可能使他们情绪低落到底,苦恼、消沉;有时,他们内心里激动、兴奋或者苦恼、消沉,但是表面上又显得相当平静:他们常常感觉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诉,可无论碰到父母还是老师却又缄默不言……类似这些,反映了高中时期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典型心理困惑和矛盾状态。
高中时期,亦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生表现出恋爱心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出现强烈情绪反应的“性困扰”心理。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早恋,有的是暗恋,致使情绪反复无常;有的是谈恋爱受到挫折,感到痛苦或者不平;有的是畸恋,比如悄悄喜欢上自己的老师,同学之间的暗恋,痛苦而又不能自拔。这些,说明高中生生理的迅速发展与相对滞后的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不统一甚至矛盾。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者抵消的作用上。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把父母教养子女的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即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和民主型。这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不同作用。专断型的教养方式使子女常常产生不满情绪,并且具有畏缩、不信任人等个性缺陷;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子女也具有放任的色彩,生活没有乐趣,悲观失望,敌视、抵触,个性不熟,达不到同龄人的正常发展水平;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使子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自立自信,有探索精神并心满意足;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使子女有较强的独立性和个性意识,善于与人交往和取悦他人。可见,权威型和民主型是比较好的家庭教养模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