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字在泾(一作在京),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生年不详,卒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他所著《伤寒贯珠集》和《金匮要略心典》,为注解《伤寒杂病论》之上乘佳作。其于《伤寒论》研究,以法类证,融会贯通;对《金匮要略》的注释,荟萃诸家,钩玄典要。其学多以喻嘉言为宗,论病抓纲重法,临证喜用经方,又善于裁制时方。其治杂病,燮理阴阳、刚柔相济而法出张仲景,重视脾肾阳气、善用甘温而颇似李中梓、李东垣;医案立方稳朴,轻灵平正,说理简要,且不拘成法,详审病机,医术精湛。
尤在泾在中医学史上,特别是在张仲景学术研究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主要著作
尤在泾的论著,既论及外感伤寒,又论及内科杂病;既有医论,又有医案;既精究张仲景之学,又辨识诸家之论;其观点及论述精要平正,切于临床实际,而且颇具特色。
《伤寒贯珠集》
《伤寒贯珠集》,共计8卷,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初刊于嘉庆十五年(1810)。此书是尤在泾以法类证,将《伤寒论》原文重新整理编次而成,包括:太阳篇2卷,阳明篇2卷,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1卷。书中以六经为纲,以治法为目,各提其纲;于各经正治法之外,太阳篇有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阳明篇有明辨法、杂治法,少阳篇有权变法,太阴篇有脏病、经病法,经、脏俱病法,少阴、厥阴篇有温法和清法。尤在泾精于总结概括,其理念便于临床掌握运用。后人以《伤寒贯珠集》与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并重,作为学习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的主要参考书,非常具有学术价值。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要略心典》,又称《金匮心典》,共计3卷。此书为注释阐述张仲景《金匮要略》而作,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初刊于雍正十年(1732)。卷上自“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共7篇;卷中自“奔豚气病脉证并治”至“水气病脉证并治”,共7篇;卷下自“黄疸病脉证并治”至“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共8篇,总计22篇。唐宋至明代,阐述张仲景著作的医家颇多,皆欲求真解惑,却良莠不齐。尤在泾熟读《金匮要略》,其所谓心典,即“谓以吾心求古人之心”而得其典要。书中将张仲景原文列于前,尤在泾注释阐发列于后,言简意赅,论理明确,切合临床。除其本人注释之外,还摘引了前人注释之精要,校正了原文中的传写之误。徐大椿序中说:“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繁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本书是《金匮要略》较好的注本之一,对后世《金匮要略》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
《金匮翼》
《金匮翼》,共计8卷,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嘉庆十八年(1813)由赵亮彩刻印。全书载中风统论、虚劳统论、诸血统论、肿胀统论、积聚统论、喘证统论等医论,共计24篇;列卒中八法、瘟疫大法、治痰七法及通治诸积、治痢诸方、诊候生死要法等19篇,其中论述中风失音不语、偏风、痰膈等200余种病证。此书为羽翼《金匮要略心典》之作,也是详细阐述内科杂病治法的重要著作。尤在泾以《灵枢》《素问》为本,荟萃各家之论,博采古今效方,并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而著成此书。他选录名家理论之精要,制方800余首,并自创方剂18首,是对内科Il6j证颇具参考价值的书籍。因而,徐大椿在该书序言中说:“先生为仲圣功臣矣。"
《医学读书记》
《医学读书记》共计3卷,初刊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但据徐大椿序言推测,此书当成书于清乾隆四年(1739)之前,是尤在泾阅读各家医集之心得随笔。此书卷上论述阳气阴气、《灵枢》《素问》之不同、《素问》传写之误及劳风、肺消等27个问题,为尤在泾阅读《黄帝内经》之体会。卷中论述风寒营卫之辨、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阳结阴结等24个问题。此卷是其研读《伤寒论》的心得,亦是《伤寒贯珠集》内容的补充。卷下论述制方有用药必本升降浮沉之理、五行问答、柯氏《伤寒论翼》辨、归脾汤方论等13个问题。《续记》l卷,有寸口分诊脏腑定位、古方权量、泻痢不同及葱豉汤等方的理论阐述。后附《静香楼医案》31条。本书所论,涉及中医基础、诊断、辨证、治法、方药、病证、针灸、五运六气、医籍校勘、正误、解疑,以及医家述评等多方面内容,解《内经》之遗憾,述《伤寒杂病论》之精义,融会先人之理论,平正通达,对后世有所启迪。
《静香楼医案》
《静香楼医案》,共计2卷,成书于清雍正七年(1729),为尤在泾的医案总结。此书在清光绪前无刻本,只有《医学读书记》后附录31条,其多数医案则在民间传抄。咸丰年间,江阴柳宝诒在詹文桥张氏斋首见其藏本,在其中选取精粹之十分之五,加以评注并分为上、下两卷,32门。其中包括内伤杂病、伏气外感、外疡、妇人病等,并加柳宝诒按语。本书于杂病证治发挥极多,其医案立方稳健,用药不拘泥于成方,多注重脾肾,且灵活多变。
二、学术特色
(一)融会贯通,阐发伤寒精义
1.以法类证注伤寒
在伤寒学派中,以法类证的代表医家当推钱潢和尤在泾。但钱潢对法的总结不如尤在泾详细,也没有完全打破风伤卫、寒伤营的框架,而尤在泾的方法已经完全脱离“三纲鼎立”模式,而且更为系统并切于临床实用。
《伤寒贯珠集》不仅对《伤寒论》原文进行了逐条注解,还将《伤寒论》原文重新汇编,并适当揉合《金匮要略》的有关条文,采用了以六经为纲、以治法为目的方法,对《伤寒论》原文次序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归纳,尤在泾在《伤寒贯珠集·自序》中日:“夫振裘者必挈其领,整纲者必提其纲。不知出此,而徒事区别,纵极清楚,亦何适于用哉。”每法的阐发则是先列大法,再下列诸证,证随方出。
2.以经腑诠释六经
对于《伤寒论》六经,历代医家观点不一。朱肱以经络解,李时珍、高学山以脏腑解,张志聪以六气解,都各有所长,亦各有不足。而尤在泾则立足于经络、脏腑之说,诠释六经并解释六经病,颇具特色。
3.三纲鼎立之辨析
自晋代王叔和提出“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痛”(《注解伤寒论·卷一·辨脉法》)之后,唐代孙思邈进一步提出:“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此之三方,不出之也。”(《千金翼方·卷九·伤寒上)此后,又经宋代许叔微、金代成无己、明代方有执、清代喻嘉言等不断完善而成为“三纲鼎立”之说。按照伤寒分立“三纲”,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中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此学说在学术界有着一定影响。
尤在泾结合临床实践,所持观点有所不同。他在《伤寒贯珠集·太阳篇》注文中指出:“以愚观之,桂枝主风伤卫则是,麻黄主寒伤营则非,盖有卫病而营不病者,未有营病而卫不病者。"尤在泾认为,桂枝麻黄之辨不能以营卫作为区分。《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中又说:“寒之浅者,仅伤于卫;风而甚者,并及于营;卫之实者,风亦难泄:卫而虚者,寒犹不固,”此言风寒邪气伤人,皆自皮毛而人于肌肉。卫分较之营分为表浅,其主要生理功能为卫外而兼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其性属阳,所以无论中风还是伤寒,都会伤及卫分。风寒邪气达到一定程度又能伤及营分二而麻黄汤证无汗是由于邪气郁闭于肌表,寒邪致腠理关闭,故病机在“营
卫并实”,即所谓“风寒两伤营卫”而非营实卫虚之证,所以尤在泾曰:“学人者但当分病证之有汗无汗,以严麻黄桂枝之辨,不必执营卫之孰虚孰实,以证伤寒中风之殊。”(《医学读书记·风寒营卫之辨》)
4.寒邪六经俱受说
对于伤寒的受邪部位及传变途径,尤在泾认为:“寒邪六经俱受,不必定自太阳。”其在《伤寒贯珠集·阳明篇》中就明确提到:“风寒中人,无有常经。”
伤寒受邪传经的一般情况:先太阳,次阳明,次少阳,次太阴,次少阴,次厥阴。通常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多为太阳受邪。如“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此为太阳中风之脉证。但实际上,
风寒之邪可直接伤及太阳经,亦可直接伤及六经中任何一经。如《伤寒论》第189条所论为直中阳明之候:“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第264条所论为直中少阳之候:“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第274条所论为伤寒侵袭太阴之候:“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第301条所论为少阴经初受寒邪之候:“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第327条所论为厥阴受风邪之脉:“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尤在泾还指出,三阴受邪又与三阴直中不同:“直中者,病在脏,此则病在经也。”总之,尤在泾认为“六经皆能自受风寒,何必尽从太阳传人”,即使从太阳而人,也未必完伞按照循经顺序传变。
5.伤寒统括杂病论
张仲景的著作原名《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因东汉末年连年战乱而散失不全,至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部分而为《伤寒论》。其中的杂病部分,直至宋代林亿发现并校订成《金匮要略》一书。因此,历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对伤寒六经是否统括杂病争议很大。其中,代表性观点有二:其一,如王履所云:“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全书大法,都是为伤寒病而设。”
(二)博采众长,钩玄金匮典要
尤在泾研读《金匮要略》指出“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故阅读过程中凡有所得,即做读书笔记,日积月累而成书。虽然明代以后注释《金匮要略》者有十余家,但尤在泾认为多为浮夸狭隘之谈,遂欲“以吾心求古人心而得其典要云耳”,故将其书命名为《金匮要略心典》。
徐大椿为《金匮要略心典》作序赞曰:“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繁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人仲景之室无难也。”任应秋教授将《金匮要略心典》列为“较有精
义与发明”的三部《伤寒论》注本之一,认为“尤氏之注,既不费辞,颇能深入浅出”,“读《心典》可以扼要地掌握各篇的内容实质”。可见,《金匮要略心典》乃后世学习《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书籍。
1.言简意赅,深揭要义
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解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肝脾虚实及互相传变之理日:“盖仲景治肝补脾之要,在脾实而不受肝邪……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者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故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治肝虚者,直补本宫,以防外侮之端。此仲景虚实并举之要旨也。”如此理解,则深刻地揭示了张仲景治肝实证与肝虚证之经旨。
2.灵活变通,申其未发
《金匮要略》文意深奥,言简意赅,常将某些病机、证候省略。尤在泾则善于通过比类、对比的方式,对病因、病机及病证进行归纳总结,使《金匮要略》原文内涵更加明了易懂。
3.对比分析,发其精义
通俗易懂,比喻生动,也是《金匮要略心典》的一大特色。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所述“厥阳独行”条,历代医家各抒己见,试图从各个角度探讨其深意。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注释说:“厥阳独行者,孤阳之气,厥而上行。阳失阴则越,犹夫无妻则荡也。"此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阴阳失衡,有阳无阴之病机特点。
在注解《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治》所述痉病时,尤在泾详细分析了刚痉、柔痉的病机,又引《类证活人书》中所言“痉证发热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来解释痉证与伤寒之不同。
4.尊古不泥,勇辨阙误
尤在泾治学态度严谨,实事求是,对经典中内容正确者予以继承、发扬;遇其文字疑讹者,不拘泥死守,曲意臆说,而是引经据典加以辨误。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而其间深文奥义,有通之而无可通者,则阙之;其
系传写之误,则拟正之,其或类后人续人者,则删汰之。”
(三)识病正名,论病抓纲重法
对于临证治疗,尤在泾认为首先要识病正名。《伤寒贯珠集·卷二·太阳类病法第五》中日:“夫治病者,必先识病;欲识病者,必先正名;名正而后,证可辨,法可施矣。"人们感受六淫邪气,除伤寒之外,还有风温、温病、风湿、中湿、湿温、中喝和霍乱等证,其临床表现虽然与伤寒类似,但治疗与伤寒不同,应注意进行鉴别诊断。
(四)崇尚经方,擅甘温调脾肾
尤在泾自弱冠即学医于马俶而传李中梓之学,立法用方悉本张仲景,同时私淑喻昌,旁通叶桂,兼采各家所长,且临证多验,所撰《金匮要略心典》《金匮翼》《静香楼医案》于杂病证治发挥尤多,临证治疗脾肾并重,擅于温补,巧用滋养,颇具特色。
1.调理中焦.用甘温不远凉润
尤在泾承李东垣、李中梓之学,阐明脾胃中焦在调节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中的重要性。其云:“古人制方用药,一本升降浮沉之理,不拘寒热补泻之迹者,宋元以来,东垣一人而已……今人饥饱、劳逸、损伤中气,于是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而发热、困倦、喘促、痞塞等症见矣。夫内伤之热,非寒可清;气陷之痞,非攻可去。唯阴阳一通,而寒热自已;上下一交,而痞膈都损。此东垣之学,所以能为举其大欤。”(《医学读书
记·卷下·制方用药必本升降浮沉之理》)又云:“脾居四脏之中,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失所欲所行矣。”(《金匮翼·卷三·虚劳营卫不足》)因此,其临床遣方用药重视调理脾胃,顾护中气。
2.培本固肾,熟谙经方,知常达变
尤在泾不仅重视脾胃,还关注肾气。《医学读书记·卷下》有“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方合论”,专论两方的区别与联系。其云:“阳虚者,气多陷而不举,故补中益气汤多用参、芪、术、草,甘温益气,而以升、柴辛平助以上升;阴虚者,气每上而不下,故六味地黄丸多用熟地、萸肉、山药,味厚体重者,补阴益精,而以茯苓、泽泻之甘淡助以下降。"其重视先后天脾肾之思想可见一斑。尤在泾熟谙张仲景方剂中的复脉汤、黄土汤、薯蓣丸、肾气丸等方,其谓“建中、复脉、八位肾气丸之属,甘温辛润,具有升阳化阴之能”(《医学读书记·卷下·冷劳》)。例如,对于口疮,责之肾阴虚火动者,宜六味地黄丸之属,壮水敛火;对于因肾阳虚内寒,阳气不安其宅而飞跃于上者,宜七味、八味之属,温脏敛阳。又以黄土汤加人参阴阳两顾,而治¨泻痢便血,五年不愈,色黄心悸,肢体无力”。对于虚证咳嗽失音,用“复脉甘润法呛止音出”。尤在泾借培本固肾之剂,以求异病同治之功,即为“治本”之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